饒宗頤教授的筆底造化──專訪鄧偉雄博士
文、圖:佛門網 | 2016-04-29 |
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名聞遐邇,所謂「學藝相攜」,饒公堅持學問和藝術應該互補互益。無論是畫作還是書法,皆處處流露其驚人學術造詣。例如,他的敦煌白描技法便建立在豐富多樣的敦煌學研究上,甲骨文字書法行雲流水,源自多年來對甲骨學的深入認知。
為慶祝饒公百歲華誕,饒宗頤文化館與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合辦「筆底造化──饒宗頤教授繪畫創作展」,展出他七十年代至近年之作品共十大類。為配合展覽,學術館副館長(藝術)鄧偉雄博士撰寫了《筆底造化──饒宗頤教授繪畫研究》一書,介紹饒公不同時期的繪畫。佛門網早前訪問了鄧博士,請他為大家介紹饒公的藝術創作。
師古、師造化、師心
饒公在總結自己的繪畫理念時,得出「師古、師造化、師心」的心法。師法古人是承傳中國傳統繪畫思想的重要階段,尤其能夠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掌握古人技法。雖然如此,卻非必然,更不是繪畫的最終目標。「清初有一段時期,大家都認為做到師古便可以。這種觀念窒礙了中國繪畫發展達百年之久。」鄧博士以明末四僧中的石濤上人為例,他多番強調師古而不泥古,不為古人所約束,才是正道。
第二個階段是師造化。繪畫往往牽涉表達世間萬事萬物──山水、花鳥、人物。鄧博士說,饒公認為自己在這方面是幸運的──自五十年代起,即有機緣到世界各地講學交流,並深刻觀察歐洲、美洲、澳洲等地的風土面貌;及後內地改革開放,他更常到敦煌考察。「顧亭林嘗言:『九州歷其七,五嶽登其四』,饒公笑說,拿這句話來形容他很貼切。說也湊巧,他兩次到華山,不是遇上大雨便是大雪,跟顧亭林一樣。」
藝術家到了最後便要師心。「經過學習古人和體驗世間萬物後,會自然形成一套特有的藝術概念和表達方式。」換而言之,師心就是師法自己的感受去創作。
不立異以為高的饒荷
饒公近年寫了大量荷花,例如他會先用金、銀色墨勾勒,再襯托以紅色,自成一格,因而有「饒荷」美譽。有人質疑世上是否真有五顏六色的荷花,然而《佛說阿彌陀經》有云:「八德金池,滿矗四色函萏。」鄧博士解說:「饒公所寫的,是其內心的荷花。晚近寫荷的名家像張大千、丁衍庸,你說他們的是不是荷花?」每一位成熟、登於頂峰的畫家,他所描繪的,必定是內在的心境。唐代張璪的不朽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當中所說的是師法自然景象,然後超越並達至「心」、「意」相通之境。
饒公認為最重要的並非外間接受與否,畫家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已經形成了一套藝術理念,繼而得心應手,通過作品表達出來。「饒公跟我們談畫時,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就是:『不立異以為高』,很多人誤以為畫得越古怪,便越有獨特風格,這不是正確的態度。」
饒公與荷花的關係,始於其父饒鍔先生替他取名為「宗頤」開始──父親希望他能師法周敦頤。周敦頤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他《愛蓮說》中一段:「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鄧博士指出,饒公早年在外多是速寫,七十歲後才開始多寫花卉,踏入耄耋之年,荷花作品更是佔了八成。「順手拈來,又是一幅荷花。」
「筆底造化」由即日起於饒宗頤文化館展出至二月二十八日,作品包括饒公著名的敦煌佛畫及饒荷系列。新年將近,希望讀者能抽空觀賞,感受饒宗頤教授「學藝相攜」的治學治藝結晶成果。
延伸閱讀:
《筆底造化──饒宗頤教授繪畫研究》
作者:鄧偉雄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