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持敦煌,從莫高窟到尾道市:平山郁夫走出一條怎樣的絲路?

文:章冰 | 2018-08-24

《 夜訪樓蘭遺址》
《 夜訪樓蘭遺址》

已故日本藝術家平山郁夫先生一生致力保護文物,尤其對敦煌文化情有獨鍾。先生在中日中文物保護領域上為世人稱頌。

今年8月1日,「平山郁夫的絲路世界──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文物展」 在敦煌莫高窟揭幕。是次展覽主要展示由平山先生郁收藏和繪畫的百多種絲路主題文物和作品。以這規模在中國展示先生的作品和藏品,在中國也屬首次。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位於日本廣島縣尾道市瀬户田町沢。精品今在中國敦煌的莫高窟展現,意義上不僅是文化的跨越,也是絲路歷史的延續和播布。

敦煌研究院現任院長王旭東說,平山先生是敦煌研究院的摯友,通過佛教藝術題材的繪畫傳遞大善大愛,同時倡導世界和平,對保護絲路文化遺產作出巨大貢獻。

平山先生1930年在日本廣島出生。1952年,先生從東京美術學校畢業。1959年,平山先生以《佛教傳來》畫作在日本美術界初露頭角。其後,先生陸續繪畫了廣為世人重視的《入涅槃幻想》和《受胎靈夢》等作品,逐漸成為日本最受敬重的畫家之一。

《佛教傳來》
《佛教傳來》
《入涅槃幻想》
《入涅槃幻想》

自1973年起,先生出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至1988年,,先生被委任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復至1992年,平山先生擔任中日友好協會會長。2005年起,先生還擔任東京國立博物館特任館長。早於2008年4月,平山先生已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了「平山郁夫藝術展」。

平山郁夫先生一生曾七十多次沿絲路考察敦煌文化。1990年,先生捐贈了100萬美元,設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下的 「絲绸之路基金 」,以贊助敦煌學的研究。1994年,平山先生又捐贈了二億日元,成立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

回溯至1945年,當時15歲的平山郁夫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幸存者。平山的學校裏,201名師生當場喪生。平生回憶其時煙霧當中,人人血肉模糊,折臂斷腿的傷者卻仍掙扎著要站起來。平山不顧一切地奔跑,最終保了生命,但卻因遭受核幅射而染上白血病。此一經歷對他影響深遠。平山先生就把他的一生,貢獻於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

上述提到的作品《佛教傳來》,成於先生29歲之年,反映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經的毅力。當時,平山先生的白血球降到常人的一半以下。其時他唯一的心願就是在死前要畫一幅滿意的作品,而此刻玄奘的形象就在先生腦中出現。這位聖者僧人,手指前方,滿懷信心、希望和使命感。在《佛教傳來》中即可看到。

平山先生於 1979年初次到了敦煌。除了從事藝術例作外,先生也開始為保護敦煌文化而奔波。

其後多年,先生踏遍了佛教東傳之路,親自體驗歷史上文化交流的情狀,從西方的羅馬到東方的奈良,藝術家都深入觀察。

平山先生亦追隨了玄奘大師和其他前人的足迹,走遍中國、(前)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伊朗、叙利亞、土耳其、伊拉克等地。許是上天眷顧,不平山先生在艱苦卓絕的跋涉中,身體竟然續漸居康復了。

平山郁夫先生於 2009年12月逝世。時任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說,平山先生的藝術風格帶有很深厚的情感,特别能把人與自然的生命緊緊結合在一起,先生在日本畫的技巧和技法上經過長期摸索,終成大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莫高窟舉辦、把敦煌和廣島兩地文化連繫起來的絲綢之路美術館文物展,亦正值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1978年8月12日)的四十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