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把佛教傳入香港的人——杯渡禪蹤

文:演然 圖:演然 | 2021-02-17

「杯渡神龕」一直是只聞其名,從未親身拜訪。以前還沒有西鐵的時候,前往元朗或屯門是一件費時失事、長途跋涉的事情。記得小時候跟隨父母從市區入元朗探親,巴士要轉好幾趟,車子走進崎嶇不平的山路,顛簸得特別厲害,還未到達目的地,便在車上嘔吐大作,那是頭一次感受暈浪之苦,可算是個童年陰影。今天乘搭西鐵,從尖沙咀到屯門,才不過三十分鐘,再轉一程輕鐵,便來到杯渡山,走上一段山路,「杯渡神龕」就在山間的不遠處。

杯渡山就是今天的青山,傳說中的杯渡岩就是杯渡禪師曾經駐錫之處,所以杯渡禪師又被視為第一位把佛教傳入香港的人。

杯渡禪師的大名很多人都聽過了,對於這個傳奇人物,人們仍是津津樂道。研究香港古代史,總少不免提及他在香港的足跡。杯渡禪師是南北朝劉宋時代的高僧,南北朝(西元420-589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南北分裂的時代,由西元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西元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啟隋代。那已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事情了。

目前有關杯渡禪師生平最詳盡的記載,見於梁朝(西元502-557年)釋慧皎編撰的《高僧傳•卷第十•神異下•杯度八》。傳內記載有一人,具神力,當時的人不知其姓甚名誰,但是因為他常以木杯放於水中泛行渡海,故此稱其為「杯度」(即杯渡)。元代僧人念常(西元1282-1341年)編撰的《佛祖通載》也有如下記載:「神僧杯渡,初出冀州,如清狂者,挈一木杯,渡水必乘之,因號焉」。

相傳杯渡禪師擁有神通之力,神秘莫測。《高僧傳》說他「不修細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來」(行為舉止不拘小節,有著超凡的神力,誰也不知他從甚麼地方來的)。香港歷史研究專家劉蜀永教授在其〈杯渡禪師及其與香港的關係〉一文中指出:「(杯渡禪師)行為怪異,喜怒無常,或跣足入市,或扣冰而浴,且有分身之術,並多次死而復生,但醫術高明,曾為齊諧岳母治癒頑疾。」

至於杯渡禪師有何神通之力,現根據《高僧傳》,並借任茂禮〈杯渡禪師及其與湖北監利天竺山北洲寺的故事〉一文摘引如下:

他曾到京師(今南京)延賢寺法意道人那裏居住過,法意把他安置在另外一間寺房內。後來他要去瓜步江(屬南京),到了江邊,跟船夫說自己要渡江,船夫不願意讓他上船,他只好又將雙腳放在木杯裏,顧盼自如談笑風生,杯子自然地向前飄行,直到對岸。

登岸之後向廣陵(今揚州市)走去,路上遇到姓李的村舍,李家設八關齋,杯渡過去並不認識李家,他進院之後直奔齋堂裏面坐下,把那個蘆葦囤子放在院子中間。大家因為他形貌難看,都無恭敬之心。李見蘆葦囤子擋道,欲移到牆腳下,但是好幾個人都拿不起來。杯渡吃完飯之後,提起來就走,而且笑著說:「四天王李家!」這時有個僕人瞧見囤子裏有四個小孩,都是幾寸高,生得面目端正,衣服鮮豔潔淨。於是就追了出去,但追不上不也不知到了何處。第四天,見杯渡坐在西邊的蒙龍樹下,李便客客氣氣地把他請到家裏,天天供給他好吃的。杯渡不太講究戒規,喝酒吃肉,以至於率辛辣腥葷,都跟平常人沒有甚麼區別。百姓將這些東西送給他,願意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

沛郡(屬安徽)人劉興伯是袞州(屬山東)刺史,派人邀請杯渡,杯渡帶著蘆草囤子就來了。劉興伯派遣的那個人仰著臉看,見杯渡比十多個人疊在一起還要高,劉興伯自己看時,則只看到一件破僧衣與一隻木杯。

後來李家又請杯渡回去住了二十多天。一天早上他忽然說起,想要一件袈裟,並要他們中午時必須辦到。李即令人趕緊操辦,到了中午也沒辦成。杯渡說要暫時出去一會兒,結果到了晚上也沒回來。到處都聞到有一股奇異的香味,人們懷疑杯渡在作怪,四處尋找他,只見在北面山岩下面,他身上蓋著破袈裟,躺在那裏死了!在他的頭前腳後以及背上,生著蓮花,極為鮮豔、芬芳,經過一晚上又枯萎了。

村裏的人一起把杯渡殯葬了。第三天,有人從北邊回來說,他看見杯渡背著蘆草囤子,正往彭城(今江蘇徐州)走。大家去打開棺材一看,只見到裏面有杯渡穿的那件破衣服。

這只是有關杯渡的部分傳說,讀者諸君如有興趣可以細看《高僧傳》。劉蜀永教授認為杯渡真有其人,並追蹤了他的生平足跡:「他最初出現在冀州(今河北一帶),亦曾前往兗州和彭城(今江蘇徐州),但較長時間居住在京都建業(今南京)和廣陵(今揚州)。他曾前往安徽九華山,初居安禪峰,晉安帝隆安五年(西元401年)移化城峰下,開闢道場,為九華山佛教開山始祖。南朝宋文帝元嘉五年(西元428年),他離開長江流域,前往交廣之間,即今廣東、廣西、越南一帶。」

以此推論,杯渡禪師便是在「交廣之間」之時一度來到香港屯門,在青山的一個石洞裏修道。現在我們到訪青山禪院,還能見到這個杯渡禪師最初來到青山居住的大岩洞,岩洞內有一塊大平石,大平石上供奉著一個神龕,那就是傳誦一時的「杯渡神龕」了。(見上圖)

據說「杯渡庵」起初只是大石洞前修築起來的一間小茅屋,其後修建成古寺,那是今天青山禪院的前身。古寺在歷史上經歷了多番變化,隋朝改為「普渡寺」,唐朝改為「雲林寺」,五代十國南漢時建「杯渡寺」,北宋徽宗年間又改作道教道場「斗姆宮」,元代一再易名,叫「青雲觀」,其後日久失修,凋零破落。明初之時再度重修青雲觀,至清初時又因遷界而遭荒廢。及至道光年間,屯門陶氏族人在杯渡岩附近再建「青雲觀」。民國以後,青雲觀住持中途皈依佛教,便在青雲觀旁興建佛寺,那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青山禪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