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怨、解怨、無怨──談志蓮淨苑的崑劇創作

文:願良    圖:志蓮淨苑、佛門網 | 2016-03-20 |

001

怨念,可以如影隨形不斷的纏擾我們,經過善巧的轉化,卻又可以令我們更有智慧。

這一夜,由浙江崑劇團(下稱「浙崑」)獻演的新編崑劇《未生怨》,在志蓮淨苑鋪演。一段段新仇舊怨代代迴轉,在舞台上伴隨著悠揚的絲竹、委婉的唱腔,慢慢演化成為智慧的甘露,令觀眾把人性和心性,看得更透徹分明。

崑曲與佛有緣

在眾多戲曲劇種之中,我一向覺得崑曲特別與佛有緣。中國戲曲與西洋歌劇其中一個共通之處,在於抒情色彩格外濃厚──把尋常的生離死別愛恨情仇,透過高度戲劇化、程式化的唱念做打等舞台語彙,烘染成為淒美動人、蕩氣迴腸的情景,營造一種超乎現實生活的情感宣洩(catharsis)。

有六百多年歷史、被譽為「百戲之母」的崑劇,卻自成一格。有別於粵劇、京劇、川劇、梆子戲等的高亢激越,傳統崑曲以笛子、洞簫為主奏樂器,鑼鼓也較小,格調淡雅天然,把感官刺激減至最少。戲劇的敷演同樣講求中正平和,與佛法主張圓融超脫,不謀而合。

也因此,志蓮淨苑一直致力推廣崑劇,經常邀請海峽兩岸的崑劇團到來,在室外的南蓮園池、天王殿,以及室內的禮堂等場地演出。據文化部研究員陳雁姿博士所述,志蓮的法師們以崑劇演繹佛經故事的想法,足足醞釀了二十年。「志蓮鍾愛崑劇,因為它的文辭優美,語意含蓄,滿有詩情畫意,與佛教主張的和諧生命境界特別搭調。」陳老師說。

宗教戲曲殊不容易

自2012年,志蓮與浙崑一共推出了三齣改編自佛教經典的崑劇,包括《未生怨》、《解怨記》和《無怨道》,構成了「怨歌三部曲」。

負責撰寫《未生怨》文學文本的陳雁姿老師指出,起初與各大崑劇團接洽時,大家都覺得佛經題材難以搬上舞台,故紛紛推辭。其後志蓮淨苑游說浙崑合作,幸好浙崑的林為林團長創作經驗豐富,終於成功把文本編撰成佛教崑劇。

002
003
005-550x533

負責撰寫《未生怨》文學文本的陳雁姿老師指出,起初與各大崑劇團接洽時,大家都覺得佛經題材難以搬上舞台,故紛紛推辭。其後志蓮淨苑游說浙崑合作,幸好浙崑的林為林團長創作經驗豐富,終於成功把文本編撰成佛教崑劇。

《未生怨》自2012年初演,有很好的回響,接著又編演《解怨記》(改編自《長壽王經》)及《無怨道》(改編自《十車王緣》)。經過「怨歌三部曲」的合作,雙方取得更大的互信和默契。2015年的《未生怨》再演版,陳老師在內容編排上改進不少,新增的劇本細節令劇情更緊湊、演繹更合理。陳老師表示,佛教崑劇頗受關注,內地、台灣、新加坡的寺院紛紛邀請浙崑演出《未生怨》,反應良好,期望透過反覆的演出機會,可以讓劇團和劇作本身不斷精煉提升。

《未生怨》劇情梗概:

古印度摩竭陀國的君主瓶沙王擔心繼嗣無人,相師占算出有位隱世修行人三年後命終,死後將投胎成為太子。瓶沙王求子心切,派人逼使修道人自盡。修道人心生怨懟,矢言投生王宮報復,死後墮落畜牲道,轉生為兔;瓶沙王不甘罷休,下令殺盡宮中兔子,結怨更深。

不久,韋后誕下阿闍世太子,瓶沙王見懷中兒子怒目相視,自知有愧,錯手摔掉嬰孩於地,太子因此折斷一指。阿闍世長大後,誤信惡僧挑撥,篡位自立為王,欲把父王活活餓死,更欲斬殺救夫情切的母后。佛陀遣弟子目犍連、富樓羅到獄中為瓶沙王說法授戒,瓶沙王努力修行,證得「不還果」1。韋后苦於生活的逼迫,佛陀向她示現極樂淨土,勸勉勤修「三福業」2;韋后感慰,發願生西。阿闍世悔悟,本欲釋放父王,瓶沙王卻誤會將被加害而自行捨生。業報現前,阿闍世惡疾纏身,誠心懺悔,得到佛陀慈悲化度,宿怨泯除。

 


1佛門網「佛學辭典」示,「不還果」指聲聞第三果之聖者。彼等已斷滅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還至欲界受生,故稱不還。詳見這裏

2據《觀經四帖疏》所載,「三福淨業」可歸納為孝親尊師、皈戒十善、發菩提心讀誦大乘等。(慧淨法師、淨宗法師編述:《善導大師全集》,頁一一七)

004-535x720
006-533x700

宣揚淨土思想

陳老師表示志蓮最想做的,是藉著《未生怨》宣揚《觀無量壽經》的中心思想:即怎樣透過觀想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3。在初演本中,這部分原本採用影像投射等輔助手段,來具體演繹十六觀想法門。其後經過志蓮及浙崑酌量商議後,認為崑劇傳統一桌二椅的簡約佈景,反能給予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與淨土的觀想法門不謀而合,更符合崑劇的抽象審美意趣。陳老師說今年的再演本增加了韋后嚮往彌陀淨土的心路歷程,發揮淨化人心的感染力。

除了西方淨土一場,再演版新增了不少佛教元素,劇情更覺飽滿。例如修道人轉世為兔一節,深化了他的怨念,呼應主題;阿闍世覺悟前非一段,則引用《華嚴經》中「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寒山的「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等句,文辭優美且充滿哲思,成為唱詞的一部分,這可說是佛法豐富了戲曲藝術的顯例。

 


3《觀無量壽經》主張用十六種觀想法門,以觀想三昧、念佛三昧等修持,達成三階九品的往生目的。(聖嚴法師著:《念佛生淨土》,頁一七)

不一樣的戲曲創作

今天被奉為高雅藝術的傳統戲曲,其實是古時流行文化的重要部分,即使是文學成就最高的崑劇,同樣須照顧民間風俗和老百姓的需要,故劇情通常以大團圓作結。《未生怨》卻不落俗套,終究以傳達佛教哲理為先。若以一般的手法處理,阿闍世省悟後,大概便已經在獄中與父王和好,劇情也就此告終。《未生怨》卻鋪寫瓶沙王因犯下重罪心中生愧,又誤會阿闍世前來報仇索命,為免太子負上殺父的污名,因此自行往生,彰顯親情人倫的關懷,既有「一切唯心造」的佛教意味,也免卻了不少戲曲劇本情節過於通俗的弊端。

對於人性的刻劃,《未生怨》也見深刻,瓶沙王與阿闍世即使作惡,部分原因純粹是心繫社稷,憂心繼位無人及外敵進犯會損害老百姓的福祉。人物性格立體,避免臉譜化,也是當今推廣戲曲藝術的重點。

去年6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中國戲曲節」破天荒以三個不同的劇種演繹目連戲,蔚為盛事。目連的孝親精神固然讓人感動,整體而言卻還是以表演先行,武工的鋪演也略有炫技的痕跡。《未生怨》雖有武工排場的展示──相信與浙崑團長武生林為林的專長有關──但風格沒那麼張揚,散發著一種難得的淡然。

007-550x533
008
009-550x533

文本改編的繁複工作

2009年,陳老師應志蓮淨苑邀請構思《未生怨》的劇本,花了一年時間進行研究並完成故事文本。劇情的畫面最先來自敦煌莫高窟壁畫《觀無量壽佛淨土變》──分別記述《未生怨》的故事,以及佛陀教授大眾修持十六種觀想法。崑劇劇本則由三部佛典構成:《觀無量壽經》和《未生怨經》涵蓋了劇情前半部,直至佛陀向韋后示現淨土,告之瓶沙王已在獄中證道為止;《大般涅槃經》記述劇情的後半部──瓶沙王死後,阿闍世身罹重疾,向佛陀懺悔,明白罪性本空,皈依佛教。

陳老師說:「《未生怨》的故事相信是古時佛教界的大事,除了佛經以外,律藏中也有大量篇幅講述阿闍世王的事跡。」構想劇本的初期,資料搜集遍及經藏及律藏,摘取素材並去蕪存菁,然後編成完整的劇情。可見編撰工作頗費心思,亦需精通佛理才能完成。

輪迴中的愛恨情仇

《未生怨》演出當晚,東蓮覺苑苑長僧徹法師同為座上客。法師開示說:「佛法所講的基本上就是因緣法,都離不開因果業報。《未生怨》演繹了三世兩重的因果──現在的果報,是過去的因;現在的因,是未來的果報。一切的關鍵在於起心動念;我們時刻都有未生怨的因緣,也有生怨的因緣,我們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心,做到不會生怨呢?」

直至成佛,我等凡夫大抵還要經歷多次輪迴,善惡之念亦輪轉不休。《未生怨》裏有這麼的一筆:阿闍世王看到親兒膿腫的手指,煞是痛心,不顧骯髒給傷口吮膿。此時,韋后告訴他,原來瓶沙王當年,也同樣為襁褓中的阿闍世吮膿……。

眾生的瞋心、愛心也是反覆地輪迴,禍福亦如影隨形地追逐而來。人生終究就是學習如何去選擇,展現生命昇華之路。

編按:為了精益求精,志蓮淨苑定於明年推出《解怨記》修訂版,另有傳統崑劇折子戲的演出。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