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觀世:馬六甲青雲亭眷佑華人,閩南情菩薩緣慈悲永現

文:李鈞杰 | 2018-09-07

漢傳佛教僧法做晚課
漢傳佛教僧法做晚課

馬六甲是一個綻放多元文化迷人的魅力地方[1],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樞紐中心。馬六甲海峽全長約1,000多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只有37公里。它位處赤道無風帶,形成平靜的海峽,是通往印度洋與太平洋的重要貿易海道,也是千年海上絲綢之路商船航行及補給糧食必經之交易站,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伊斯蘭教徒、探險家以及旅客匯聚。

馬六甲因具備商業及戰略價值,逐漸成為西方人涉足馬來半島首要根據地。1511年,葡萄牙首先佔據當地,1641年由荷蘭取代,1786年為英國佔領,在將近500年歷史演變當中,馬六甲經歷本土馬來人、葡萄牙、荷蘭、英國以及日人的政治統治,再加上明清以來大量中國移民遷入,使這個城鎮形成多種民族混雜居住、多種文化濡化、多種宗教信仰兼容並蓄的獨特社會景象。

馬六甲宗教建築涵蓋世界三大主流宗教,包括有天主教(聖保羅教堂、聖方濟教堂) 和基督教教堂(基督教會、衛理公會)、清真寺(海峽清真寺、甘榜吉寧清真寺)、佛教寺廟(青雲亭) 和印度教(興都印度廟)等建築物。毫不誇張地說,它就如歷史上的其他貿易交匯點一樣,形成一個世界宗教的大熔爐。馬六甲海峽經歷東西方貿易超過500年的交匯和發展,歐亞又賦予其多元的文化遺產,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得以彰顯。2008年7月7日,馬六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化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個人親自遊歷後,歡喜非常,強烈推介予醉心於宗教建築及文化的朋友駐足細意欣賞。

馬來西亞佛教傳播的歷史脈絡,可分開兩個階段:第一個時期之內,先後有公元1至7世紀南傳佛教盛行期、公元8世紀至13世紀室利佛逝奉行大乘和密乘佛教期,及後馬六甲王朝建立,伊斯蘭教取代了佛教,歷經狼牙修(Lankasuka)、吉打(Katha/Kadaram/Chieh Cha)、盤盤國(Pan Pan)、丹丹國(Tan-Tan/Chi-Lan-Tan)、赤土國等。第二個是近代時期,在殖民主統治下,由17世紀至20世紀間,信仰佛教的不同族群移民到馬來西亞半島,紛紛在檳城、吉隆坡、太平等地方落腳[2]。華人移民在馬來半島建立第一座華人廟宇,就是本文的論述重心:馬六甲中心廟堂街(Temple Street)的青雲亭(Cheng Hoon Teng Temple)。

青雲亭正門
青雲亭正門
青雲亭偏殿門
青雲亭偏殿門

嚴格來言,青雲亭是一間揉合華人儒釋道和民間信仰的廟宇。該廟宇裏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因此又名「觀音亭」,而所在的廟堂街又名「觀音亭街」。媽祖、關帝和太歲爺是配祀神、偏殿供奉文昌帝君、大伯公(福德正神) 、虎爺、註生娘娘等護法神祗;後座殿堂分別供奉歷任甲必丹、該亭亭主及已故重要理事神主牌位。亭中更樹立了祿位碑,其餘尚有供奉歷任住持的祖師殿及讓民間信眾供奉亡故至親的牌位。

青雲亭創建年代眾說紛紜,目前較為人所信者,是第一及二任華人甲必丹鄭芳揚與李為經共同於1673年興建廟的說法。按此而言,屈指一算迄今已達345年之久。

所謂甲必丹(荷蘭語為kapitein音譯,即英語captain),是馬六甲蘇丹王統治時期和之後葡萄牙及荷蘭在馬來西亞的殖民統治下推行的僑領制度。當時馬六甲華人以操閩南方言族群居多,為了方便管理華人事務,執政者會委任一個華僑領袖為僑民首領。歷史學家孔飛力在其著作《他者中的華人——中國近現代移民史》中,剖析中國南方沿海省份的居民由自身所在的原居地,跨越海岸線,移民流播至東南亞各地,形成以親緣、鄉緣、地緣、血緣為中心的族群,構成移民共同體的過程。宗教信仰是一個維繫族群的重要樞紐帶,寺廟則是人的思維、情感、心理以及社會等各方面投射的場所。

青雲亭的碑記顯示,其名字有通貨積財,平步青雲之意。在此廟進行的宗教活動,亦顯示華人移民在他國異鄉落地生根之際,在情感和心理上,對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的渴求和依賴,反映觀世音菩薩在一般善信心中享有超越地域限制的崇高地位。

主殿正門
主殿正門
「慈悲永現」匾額(嘉慶年間)
「慈悲永現」匾額(嘉慶年間)

因需要舉行宗教儀式,青雲亭曾聘請大陸出家僧侶駐錫,為當地人祈求消災添福,或主持超薦。該亭之建立,與福建移民關係密切,故首先聘請了來自福建南安楊梅山雪峰禪寺的喜敏法師和徒眾主持寺務。及後的住持,則是來自福建莆田龜山福清禪寺的平章法師,繼任住持者有香林法師、上弘法師、金星法師、禪道法師、理證法師及現任的理行法師[3]。當天下午我與友人到達青雲亭,十分高興看到法師們正在做晚課,梵唄唱頌,攝收身心,莊嚴肅穆,筆者也為此攝錄短片。

青雲亭與其他廟宇不同之處,在於它是當地華人社會的政務、法務、宗教及精神信仰中心。上面提及的甲必丹,在過往年代,他會仲裁涉及華人的民生、政務、糾紛等問題。甲必丹亦會兼任青雲亭亭主,為居民排難解紛,每逢朔望,亭主即於署內審理案件,亦就華人權益與當地政府和其他族群進行交涉。此情此景,令我聯想到香港殖民地歲月中上環文武廟為華人社群排紛解難的情況,兩者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青雲亭佔地49,520平方呎,經歷七次重修與擴建工程,最近一次始於1997年,源起是主樑被白蟻蛀蝕。此次工程更換了飽經風吹雨打的瓦頂。修復工程經歷三個階段:第一期、修葺外拜亭和主殿;第二期、修葺側殿及入口大門;第三期、修葺戲臺[4]。2002年,此工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中的優越獎[5]

青雲亭戲台
青雲亭戲台
第三任至第五位主持法照
第三任至第五位主持法照

筆者亦嘗試目測匾額,記錄之中,最久遠者出於清乾隆丙午年(1786年),距今達232年之久;道光和嘉慶朝的匾額亦有,旗桿臺則屬於光緒戊戌(1898年)之製。眼前所見,均是百年的歷史文物,有機會品味此厚重的文化底蘊,實在適合我喜好古物的旨趣。德國漢學者傅吾康(Wolfgang Franke)與陳悌凡(Chen Tieh Fan)合作撰寫《馬來西亞華文碑銘資料》三冊中的第一冊,收錄青雲亭的碑刻、楹聯、像贊、神主位、牌匾、木刻、鐘銘等實物史料四十四件。華僑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黃海德教授則曾主持研究項目,曾到青雲亭實地考察,核對了傅吾康的記錄[6],這些都是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移民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可謂彌足珍貴。

青雲亭的建築結構、空間格局和風水布局,均反映華人傳統的生活環境與習慣。整個廟宇建築材料和廟堂裏陳設的木雕和漆器,均來自中國。亭內裝飾多元化,包括有雕、塑、彩、貼、砌、寫、畫七種,樣式如浮雕、泥塑、剪陶、動物吉祥圖等琳琅滿目,彩繪丹青、雕工及圖案等更充滿濃厚的閩南色彩[7]。當日覽游所見,香火鼎盛。值得一提的是青雲亭對面的戲臺,很能反映當地華人的信仰面貎,宗教、節慶與習俗融合在一起,正是華人傳統文化與移民的精煉縮影。


[1] 「馬六甲」這字的來源有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根據《馬來紀年》說法取自馬六甲樹;第二種說法根據葡萄牙第一位派往中國使者多默‧皮列士撰寫《東方志》源自Malaqa,意謂避風港;第三個是葡萄牙歷史家科瑞亞(Gasper Gorrea)謂馬六甲王朝建立國拜里米蘇拉國王逃亡至此地時,發現河口有漁村,這漁村是製作咸魚的地方,稱為“Malagas”;第四個是來自梵文的一種叫做“Amalaka”的樹木,結出帶酸味的果實,根據印度神話認為這是宇宙長出來的第一棵樹;最後說法是阿拉伯商人稱此處為“Malakat”,即商人群聚,也稱為“Mulaqah”,意謂會面。詳細可瀏覽https://prezi.com/okucxyv_l6ci/presentation/
[2] 白玉國(2008):《馬來西亞華人佛教信仰研究》。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頁78-88。
[3] 陳美華(2009):〈馬來西亞的漢語系佛教:歷史的足跡、近現代的再傳入與在地紮根〉。刊載於李豐楙、林長寬、陳美華、蔡宗德、蔡源林(合著),《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台灣:中央研究院社中心亞太區研究專題中心,頁68 。
[6] 黃海德(2013):〈青雲亭華文碑銘與海外華人宗教信仰〉。刊載於鄭筱筠(主編),《東南亞宗教與社會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265-280。
[7] 陳美華(2009):〈馬來西亞的漢語系佛教:歷史的足跡、近現代的再傳入與在地紮根〉,頁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