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

文:鄭運蘭 圖:Pixabay 2022-05-11

徐志摩(1897-1931)是近代新月詩社詩人,一般人對他較為關注的是愛情故事,及他膾炙人口的兩首新詩〈偶然〉和〈再別康橋〉;然而,他有一首散文詩〈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以浪漫手法讚歎佛門禮懺。

天寧寺沿革[1]

常州天寧寺位於江蘇常州武進,寺廟內的天寧寶塔建成於2007年,是常州地標之一。[2]常州有很多文人事跡,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於建中靖國元年(1101)夏曆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民居「孫氏館」(今「藤花舊館」)病逝,今年九月四日剛好是其逝世920年忌日。清代文學家趙翼也是常州人,當年天寧寺失火,趙翼曾撰文記敍。

常州天寧寺由唐貞觀、永徽(650)年間,牛頭山法融禪師在此築室。五代天福年間(936-943)由維亢法師建寺,名「廣福寺」,後更名為「齊雲寺」,宋熙寧三年(1070)更名「萬壽崇寧寺」,宋改和元年(1111)更名「萬壽天寧寺」,之後又再易名為「報恩廣孝寺」,「光孝寺」等。元朝回復「天寧寺」舊名,沿用至今。明朝天目中峯本禪師住持及修建。清初順治年間有香雪戒潤律師,由寶華山來天寧寺弘揚律宗,後有紀蔭、際圓等住持。乾隆期間,大曉實徹由金山寺移住天寧寺,改弘禪宗臨濟宗。乾隆曾三訪天寧寺,乾隆二十二年(1757)賜紫衣杯杖。之後,有際海、了月、達如、悟潔、真嵩、真禪、清宗等住持。[3]晚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闢別院作私塾,宣統三年(1911)改為天寧小學。民國初年,冶開清鎔、惟寬禪師住持,創毗陵刻經處,與金陵刻經處,共同分擔方册藏經校讎刋刻。冶開清鎔復修天寧寺及不少寺院,如太平寺、杭州靈隱寺、上海玉佛寺等。[4]1927年,證蓮上人任住持,並編製寺志,後移居臺灣。天寧寺與香港也有法緣,證蓮上人嗣法弟子敏智禪師後移居香港,創內明學院,後受洗塵法師之聘,遷學院於屯門藍地妙法寺。[5]

〈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賞析

這首詩寫於1923年,第一部分是形容禮懺聲,但沒有正面描述,而是用他一貫的浪漫描述,六段開首的「有如」,詩人用比喻手法加強了聽覺感受,將莊嚴的禮懺聲轉化為雲中傳來的鷓鴣叫聲、沙漠上駱駝的鈴聲、山谷中算命先生手中的鑼聲、大海上礁石上的浪濤聲、喜馬拉雅山顛的風聲、與生命舞台中一切悲歡聲伴奏著。徐志摩不甘於侷限禮懺聲於寺內,經過詩人的想像與喧染,禮懺聲由寺院劃破長空、傳遍山河大地,轉化成空間遼闊的視象效果:

「有如在火一般可愛的陽光裏,偃臥在長梗的、雜亂的叢草裏,聽初夏第一聲的鷓鴣,從天邊直響入雲中,從雲中又迴響到天邊;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裏,月光溫柔的手指,輕輕的撫摩著一顆顆熱傷了的砂礫,在鵝絨般軟滑的熱帶的空氣裏,聽一個駱駝的鈴聲,輕靈的,輕靈的,在遠處響著,近了,近了,又遠了……

有如在一個荒涼的山谷裏,大膽的黃昏星,獨自臨照著陽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與野樹默默的祈禱著,聽一個瞎子,手扶著一個幼童,鐺的一響算命鑼,在這黑沉沉的世界裏回響著;

有如在大海裏的一塊礁石上,浪濤像猛虎般的狂撲著,天空緊緊的綳著黑雲的厚幕,聽大海向那威嚇著的風暴,低聲的,柔聲的,懺悔他一切的罪惡;

有如在喜馬拉雅的頂顛,聽天外的風,追趕著天外的雲的急步聲,在無數雪亮的山壑間迴響著;

有如在生命的舞台的幕背,聽空虛的笑聲,失望與痛苦的呼籲聲,殘殺與淫暴的狂歡聲,厭世與自殺的悲歌聲,在生命的舞台上合奏著;

我聽著了天寧寺的禮懺聲!」[6]

中段開首用切問手法,強調「人間再沒有這樣的境界」,是詩人的讚歎,也仿彿是他個人的禮懺聲。繼而運用頂真的寫作技巧,將「這鼓一聲,鐘一聲,磐一聲,木魚一聲,佛號一聲」,刻意逆轉次序的重複描述,帶出環迴的效果,就如禮懺聲在天寧寺內迴旋著:

「這是哪裏來的神明?人間再沒有這樣的境界!

這鼓一聲,鐘一聲,磐一聲,木魚一聲,佛號一聲……

樂音在大殿裏,迂緩的,曼長的迴盪著,無數衝突的波流諧合了,無數相反的色彩淨化了,無數現世的高低消滅了……

這一聲佛號、一聲鐘、一聲鼓、一聲木魚,一聲磐,諧音盤礴在宇宙間——解開一小顆時間的埃塵,收束了無量數世紀的因果;」[7]

由內到外,由寺中延伸至宇宙的空間、與無數時間上的因果,混成一體,停頓了,詩人當下感到了和諧,又慢慢收攝在他心中,末段他讚美這種和諧和靜定,猶如悟得「大圓覺智」的涅槃境界:

「還是那裏來的大和諧——星海裏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籟,真生命的洪流:

止息了一切的動,一切的擾攘;

在天地的盡頭,在金漆的殿椽間,在佛像的眉宇間,在我的衣袖裏,在耳鬢邊,在官感裏,在心靈裏,在夢裏,……

在夢裏,這一瞥間的顯示,青天,白水,綠草,慈母溫軟的胸懷,是故鄉嗎?是故鄉嗎?

光明的翅羽,在無極中飛舞!

大圓覺底裏流出的歡喜,在偉大的,莊嚴的,寂滅的,無疆的,和諧的靜定中實現了!

頌美呀,涅槃!讚美呀,涅槃!」[8]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

《中論》云:「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9]涅槃是當下證得的一種境界,心中沒有煩惱雜念便是涅槃;並非要在另個一空間才是涅槃;更不是生命完結才是涅槃。


[1] 濮一乘:《武進天寧寺志》,載《中國佛寺史志》,第三十五册,臺北:明文書局、宗靑圖書出版公司,1994,第3-6頁。據1973年中華大典影印。

[2] 常州天寧寺網址 http://www.tianningsi.org/

[3]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534-535頁、第544頁、548頁。

[4] 同上註[3],第549頁。

[5] 釋南亭:《證蓮和尚傳》,載《武進天寧寺志》,第396頁。

[6] 徐志摩:《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徐志摩全集》,第一册,《詩集》,香港: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99頁。

[7] 同上註[6],第101頁。

[8] 同上註[6],第102頁。

[9]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觀涅槃品》,《中論》,卷四,《中華大藏經》,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二十八册,第8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