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毅的他,為求佛法,遇海難仍不放棄⋯⋯不可不知的空海法師(二)

文:黃增健  圖:網上圖片  2023-05-17

續上文。空海法師從小已吸收了大量儒、道思想,但仍得不到滿足,於是他決定皈依三寶。在二十歲時,於槙尾山石淵寺的勤操法師為他落髮,收為弟子,更獲授一部《虛空藏求聞持法》。

勤操法師,法名教海,後改為如空,是日本三論宗的名僧,專門研究三論及大小乘教義。空海法師在他的教導下,對佛學更加嚮往。

延曆十四年(795年),空海法師在奈良東大寺戒壇院受具足戒。受戒時,他向佛前發誓:「我入佛道,每求知要,三乘十二別部,心中有疑,未以為決。仰願諸佛,示我至極。」他立誓要學習所有佛法要義,只要稍有不明白的地方,便要努力去了解清楚。

空海發此誓是有原因的:他曾在夢中受到啟示,指《大日經》才是最高佛法。最後,他竟然在大和高市郡久米道場的東塔之下,發現了從中國傳入的《大日經》。可是,經中所紀錄的梵字真言及印契等,卻一直未能理解。因此,才引起他入唐求法之心。

《聾瞽指歸》

空海法師在二十四歲時,寫下〈聾瞽指歸〉(即後來重寫的《三教指歸》),他以寓言手法,分析儒、釋、道三者的優劣,指出佛家才是最優秀的,能解決到人生的所有問題。他更想藉此表明自己學佛的心志。

《聾瞽指歸》 分為上、中、下三卷,由三名分別稱為「龜毛先生」、「虛亡隱士」及「假名乞兒」的人物,來代表「儒家」、「道家」及「佛家」。透過他們的故事,去說明三家之利弊。

故事從「龜毛先生」拜訪富豪「兔角公」開始。「兔角公」對外甥「蛭牙公子」的放蕩生活束手無策,於是,便請教「龜毛先生」。「龜毛先生」講了一番儒家的忠孝仁義之理,並指只要照著做,便可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卷上〈龜毛先生論〉)「蛭牙公子」聽到後,大為動心,決定照著「龜毛先生」所說的話去做。

這時,一位名為「虛亡隱士」的道士提出異議。他認為醫藥煉丹,才可獲得超越常人的水恆生命。(卷中〈虛亡隱士論〉)

豈料,不僅「兔角公」和「蛭牙公子」,連「龜毛先生」也被說服了。這時,僧侶「假名乞兒」登場。他衣衫檻褸,把自己經歷過的苦難和出家動機,告知所有人。他認為世界本是無常,只有皈依於佛的慈悲,才可救濟眾生。(卷下〈假名乞兒論〉)

入唐求法

為了學習《大日經》中的梵文及印契,空海法師決定渡海進入唐朝的中國。於是,在延曆二十三年(804年),他奉勅參與日本第十七次西渡。同行者有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呂、副使石川道益、判官菅原清公、高階遠成等。當然還有「還學僧」最澄法師及「留學生」橘逸勢等。

當年日本總共派出了四艘船:

第一首船:空海法師、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呂、副使石川道益及橘逸勢;

第二首船:原清公、最澄法師;

第三首船:判官三棟今嗣、並錄事等;

第四首船:高階遠成與其他譯員、醫師等。

他們由五月十二日在難波(即現時的大阪)解纜,在七月六日正式出發。以前從日本到中國,至少要一個月的船程。但是,空海的船比預期延遲了很多。因為出發後第二天,他遇到颱風。由原本一個月的船期,竟然延誤了四十三日。直到八月十日,空海法師才到達福州長溪縣赤岸鎮的海口——離長安非常遠的地方。

那時,所有遣唐使都已在揚州上岸。所以,當空海法師的船隻被颱風吹到福州時,當地的州吏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扣留他們的船隻,等待官員的通知。

空海法師與同船人被困在福州,進退兩難。雖然已身在中國,卻離長安非常遙遠。為今之計,只好主動代遣唐使寫信給福州觀察使。

這封書信是有名的《為大使與福州觀察使書》,其中兩段是:

「乍見雲峰,欣悅罔極,過赤子之得母,越旱苗之遇霖。」

「伏願,垂柔遠之惠,顧好鄰之義,縱其習俗,不怪常風,然則涓涓百蠻,與流水而朝宗舜海。喁喁萬服,將葵藿以引領堯日。」

福州觀察使閻濟美看信後,非常感動。於是他不但放回船隻和物資,給予額外的資糧,更奏明長安批准通行。全船人都感激觀察使的幫助。

空海法師與眾人從陸路出發,經過錢塘、杭州,再經蘇州淮陰、洛陽、函谷關。終於在同年(唐德宗貞元二十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到達長安驛站。兩日後,內使趙忠出來迎接。空海法師由春明門入城,入住在皇城外朱雀門街的「宣陽坊」官宅。十二月二十五日於宣化殿朝見唐德宗。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