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看看歷史上的《金剛經》

文:拾方藝廊 | 2016-07-25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金剛經》的智慧,二千五百年流傳至今,悟化無邊無量眾生,當中六祖惠能大師因聽了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開悟,更是為後世津津樂道。

台灣美學大師蔣勳去年出版了《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他親近《金剛經》,因為經中詰問如何在生命中不驚、不怖、不畏。拾方藝廊編採隊伍早前往台灣,跟蔣勳老師見面,邀請他分享通過經中智慧來擁抱生命大美的要訣。在閱讀專訪文章,我們首先欣賞一下歷史上一些饒有特色的《金剛經》版本。

蔣勳老師多年來養成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誦讀一遍金剛經的習慣。後來二○一三年發願為亡父母抄《金剛經》,此後在旅途中,一有空便會抄經。

聞名於世的中國敦煌石窟寺,盛載着千多年源遠流長的佛教藝術。何鴻毅家族基金五月至九月於洛杉磯蓋蒂中心的《敦煌石窟寺: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大型展覽,展出了最早有紀年的完整印刷《金剛經》。

王羲之的行書平和簡靜,遒麗天成,唐代諸帝都好王字,於是集字刻石之風盛極一時,而《金剛經》是一重要集王字石刻。《集王羲之書金剛經》原石刻在陝西西安興唐寺,後寺毀石佚,故世傳佳拓極少,本帖為宋拓本,墨色如新,鋒棱宛在,比較完整地保持了王字的風貌。

敦煌研究院藏的西夏文《金剛經》1959年於莫高窟一座小型塔婆中發現的,是目前國內所藏西夏文獻中保存最完整的《金剛經》。刻本中有西夏文「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 御校」,此為西夏仁宗的尊號,使用時間是1141—1193年。可知該《金剛經》刻於仁宗時期。漢文本《金剛經》有三十二分,此西夏文《金剛經》的正文部分完整地保存著三十二分的小標題,當中三十一分的內容都保存得非常完整。

弘一大師以行楷的風格書寫此經,所以在整部莊嚴端楷的寫經中便略帶有行書韻味的筆意。其用筆特色主要是以中鋒圓筆為用,線條甚有靈動之美,而起筆之處又多微微出鋒而含蓄等。這部《金剛經》是法師歷時十九日於病中完成的,但從寫經的整體神韻上看來,一點也沒有任何的不連貫之處,遂可想見大師每次寫經時的氣定神閑,必然是能於病中的色身起觀,深切的體悟經中所說「凡一切相皆是虛妄」及「無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空慧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