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淨土心——清代夢東禪師的念佛思想及詩歌

文:鄭運蘭 圖:網上圖片 | 2021-12-15

徹悟際醒大師(1741-1810),別號夢東禪師,是清代乾嘉時期的禪師,從禪宗入道,最終歸向淨土,精修持名念佛,世稱淨土宗十二祖。

徹悟際醒大師生平

際醒,字徹悟,一字訥堂,生於清乾隆六年(1741),豐潤人(今河北唐山),俗姓馬。乾隆二十七年(1762),二十二歲時大病,感悟世事無常,病癒後往房山縣三聖庵投榮池老和尚出家。翌年往岫雲寺依恆實律師受具足戒,先後竭香界寺隆一、增壽寺慧岸、心華寺徧空參學。乾隆三十三年(1768),得廣通寺粹如純禪師傳法,成為禪門臨濟宗三十六世,磬山七世。

乾隆三十八年(1773),繼席廣通寺。十四年如一日地用功辦道,大振禪門宗風。[1]然而,有感天台宗智者大師、及禪門宗匠如永明延壽禪師(淨宗六祖)、楚石梵琦禪師、雲棲蓮池大師(淨宗八祖),尚且歸心淨土。[2]他認為念佛法門如「普天同被、似地普擎」,無有一法如念佛法門中「能出其外、不在其中」,遂轉專修念佛法門: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截痛快。」[3]

乾隆五十七年(1792),任北京覺生寺住持,前後八年,提倡精進念佛。嘉慶五年(1800)退隱紅螺山資福寺,弟子信眾追隨,蓮風盛行,逐漸成為淨土宗重要的道場。在資福寺時仍懷念廣通、覺生這兩寺:

「兩寺皇都偶夢遊,霜華已梁鬂絲秋。一聲退鼓歸來晚,雲自高飛水自流。」[4]

「雲自高飛水自流」出自《林泉老人評唱丹霞淳禪師頌古虗堂集》[5] ,估計徹悟大師很喜歡這句詩,他的另一詩作也化用此句:

「一句彌陀萬慮休,腳跟不動出閻浮。相逢若問唯心旨,松自青青水自流。」[6]

雲、松、水、飛、流都是世間現象,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皆是一如。

「兩處皇都寺,一生淨土心,從來無所住,料得有知音。」[7]

「兩寺皇都偶夢遊」、「兩處皇都寺」均是指他先後住持北京廣通寺及覺生寺。

嘉慶十五年(1810)往萬壽寺禮粹如純祖塔,預知世緣將盡。回到紅螺山時,囑咐眾人努力念佛。示寂前留言:「稱一聲洪名,見一分相好。」世壽七十,僧臘四十九。著作有《夢東禪師遺集》、《示禪教律》、《念佛伽陀》等。

徹悟大師的念佛思想

徹悟大師不喜歡留下詩文,謂:「余已棲心淨土,復何文字可留?」[8],更叮囑弟子焚掉他的早期創作語錄。嘉慶戊辰十三年(1808),吳縣知縣李昶亭居士在紅螺山聽聞大師開示有悟,請求刊印。在推辭不得已下,徹悟大師將晚年所著宗門語句刪去大半,僅留下兩卷少量法語付梓。當中《示眾》一文,闡述淨土宗旨及修持方法。以十六字,為念佛法門定下綱宗: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徹悟大師認為念佛法門,願力及信最為重要;又以持名念佛為修行的方法: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9]

「淨土一門,信尤為要。以持名念佛,乃諸佛甚深行處。」[10]

他的念佛方法結合止觀,將止觀融入念佛中,一念中止觀具足,即是定慧修持,所以念佛時要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常照,能成就上品淨業: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

「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觀即慧因、慧即觀果。」[11]

徹悟大師的念佛思想帶有唯心淨土色彩,貫徹在他的《念佛偈》組詩中。其中第四十首:

「唯心淨土幾人知,六字洪名須密持。拶到水窮山盡處,樂邦不隔一絲絲。」[12]

「拶」是逼迫、壓緊的意思;這裡可解作念佛專注,達至到一心不亂。

念佛法門四重宗旨

他又訂立念佛法們的四重宗旨:初以唯心為宗,次以唯佛為宗,三以絕待圓融為宗,四以超情離見為宗。[13]

一、唯心為宗

先開宗明義說:「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他解釋所言「心」者,等同是真如、佛性、實相、法界等之異名:

「今言唯心者,乃堅實純真之心也。名異體同者,如諸經中所說真如、佛性、實相、法界等,種種極則之名。」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的煩惱心與佛的心、佛的法身無異,只因心隨境轉而造業: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縳。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14]

二、唯佛為宗

「又一句阿彌陀佛,以唯佛為宗。以一切萬法,既唯心現,全體唯心,心無彼此。心無分際,於十界萬法,若依若正,假名實法。隨拈一法,皆即心之全體,皆具心之大用。」

三、以絕待圓融為宗

他將華嚴、天台宗所強調的圓融思想納入念佛法門中:

「又以絕待圓融為宗。於十界萬法,隨拈一法,無非即心全體。具心大用,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離於四句,絕於百非,獨體全真,更無有外。彌滿清淨,中不容他。一法既爾,萬法皆然。各約諸法當體,絕待無外,是為絕待。又以十界萬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羅,一一該徹。彼彼無障無礙,各各無壞無雜。如當臺古鏡,影現重重,如帝網千珠,迴環交攝。此約諸法迭互相望,是為圓融,今合絕待圓融為一宗。」

「一念三千」、「圓融三諦」可以說是天台宗對「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特殊表達方式。智者大師把「一心三觀」禪法,加以發揮成圓融三諦的教法和觀法,認為空假中三諦原本是一體的圓融,本來是無礙自在的,一念本來也是無礙自在的。念佛至圓融無礙,便是彌陀自性。《念佛偈》第二十八首:

「彌陀自性兩相當,雙照雙遮總不妨。念到圓融無碍處,時聞一陣藕花香。」[15]

四、以超情離見為宗

他認為最終極究竟的是超越絕待與圓融的概念:

「又超情離見為宗。以但約諸法絕待,離過絕非,已超一切眾生情妄執著,三乘聖賢所見差別。若約諸法圓融,圓該四句,融會百非,尤非凡情聖見之所能及。故總立超情離見為宗。」

他的詩歌透露真如與一切法,圓滿而完全融為一體的法界圓融觀:

「法身親證等虛空,也是無端枉用工。試把鏡珠都放下,諦觀何法不圓融?」[16]

修淨業者八種事

徹悟大師開示修念佛法門的八種注意事項,可謂是修行手册: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五以堅持四重戒法,唯入道根本。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七以一心不亂,唯淨心歸宿。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徹悟大師詩歌

據其弟子子睿記載,徹悟大師的詩稿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前的早期著作,有數本之多。徹悟大師多次囑弟子焚燒棄燬,子睿覺得可惜,於是私下囑同門學人各自記憶詩句,待徹悟大師圓寂後,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才與經刪掉後剩下的法語共輯錄成兩卷《夢東禪師遺集》,付梓留世。[17]詩歌編在卷下,自成一章,內容多為山居、酬唱、抒情詩。其中仿效永嘉大師證道歌而撰寫的《擬證道歌》[18]內容生動,是甚少篇幅如此龐大的長詩。他的《山居》詩,沒有僧詩的「蔬筍氣」、「酸餡氣」:

「為愛林泉趣頗饒,市廛隔絕路迢遙。千重竹樹居幽僻,一個蒲團坐寂寥。晝靜窗中山色澹,日高簾外鳥聲嬌。定回滿目皆生意,乘興扶筇過小橋。」[19]

徹悟大師晚年在紅螺山時,雖然年事已高,但仍與大眾一同出坡勞作,運水擔柴,泥壁補屋,一飲一食,均與大眾同甘共苦。兩首病中詩《病中示眾》透露他忙碌的生活:

「輪迴偶憶骨毛寒,四十年光一指彈。禪病通身醫不得,祇應高臥且加餐。適從鄰院參新座,又共劉郎結淨因。竟日勞勞忙未了,不知身是病中身。」[20]

天台宗思想

徹悟大師的詩歌及開示滲透出天台宗思想,例如他開示念佛法門時提及天台宗「十界互具」思想:

「一念中本具十界,萬法即此一念。」[21]

《證信序》:

「法王法要豈輕宣,滿座知音道有傳。話到點頭側耳處,祇園一會尚儼然。」[22]

末句是化用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的記載。

《閱歸元鏡》一詩意圖將華嚴、中觀宗的二諦觀、天台宗八教、禪宗融通:

「大方無滯見通人,用處投機法法親。觸目已成三聖觀,和聲與種九蓮因。一乘本不容株守,二諦何嘗是浪陳。解展化權常格外,空花也放少林春。」[23]

《歸元鏡》明末清初僧人智達法師所作,全名《異方便淨土傳燈歸元鏡三祖實錄》,以戲曲型式鋪排勸人修習淨土法門的情節,內容主要描寫東晉廬山慧遠、五代永明延壽、明代雲棲袾宏三位淨土宗祖師的事蹟。[24]詩中「三聖」可能指這三位修淨土的先賢。

又以天台宗經《法華經》之窮子喻、髻珠喻入詩。《隨講前偈》:

「拈來窮子衣中寶,恰是輪王髻上珠。大施門開饒利濟,從來一物卻原無。」[25]

徹悟大師臨終時引述天台宗智者大師勸人修淨土之語:

「智者大師云:『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惟此一念,更無異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見彌陀,更見何人?不生淨土,更生何處?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26]

際醒徹悟大師的影響

資福寺在清末仍是淨土著名道場。光緒十四年(1888),印光大師曾往參修念佛,對徹悟大師語錄推崇備至,並為重刊作序,尊稱徹悟為淨土宗十二祖。

近代天台宗的定西法師亦受徹悟大師影響。1923年,定西法師仍未出家,已在哈爾濱極樂西院聽寶一禪師講《夢東禪師遺集》。其後,定西法師在香港創立的東林念佛堂,亦曾重刊《夢東禪師遺集》[27]。可見徹悟大師遺著在其身後百年多仍有弘傳,甚至流傳遍及大江南北。


[1] 清·多體寬申:《徹悟禪師行畧》,載清·釋際醒撰:《夢東禪師遺集》,卷下,清代詩文集彙編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第40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32-133頁。據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隆福寺刻本。

[2] 清·釋際醒撰:《自敘》,《夢東禪師遺集》,卷上,第75頁。

[3] 《開示》卷上,第78頁。

[4]《資福寺講前提綱》,卷下,第104頁。此詩寫於嘉慶庚申五年(1800)。

[5] 宋·子淳頌古,元·從倫評唱:《林泉老人評唱丹霞淳禪師頌古虗堂集》,卷五,第六十九則,《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七冊,No.1304 ,第62頁。

[6]《香嚴公松泉小照》,卷下,第125頁。

[7]《自題肖像》六首之第五,卷下,第125頁。

[8]《自敘》,卷上,第75頁。

[9]《示眾》,卷上,第80頁。

[10]《示眾》,卷上,第76頁。

[11]《示眾》,卷上,第94頁。

[12]《念佛偈》第四十首,卷下,第101頁。《念佛偈》組詩,包括四言十二首、五言二首、七言五十一首。

[13]《示眾》,卷上,第86-87頁。

[14]《示眾》,卷上,第79頁。

[15]《念佛偈》第二十八首,卷下,第101頁。

[16]《虛空藏章》,卷下,第108頁。

[17]  清·釋子睿:《敘》,載《夢東禪師遺集》,卷上,第75頁。

[18]《擬證道歌》,卷下,第117-119頁。

[19]《山居》詩三十首,卷下,第122頁。

[20]《病中示眾》,卷下,第124頁。

[21]《開示》,卷上,第86頁。

[22]《證信序》,卷下,第107頁。

[23]《閱歸元鏡》,卷下,第124頁。

[24] 妙為法師:《〈歸元鏡〉的現代意義》,《人間佛教》學報 ‧ 藝文,高雄: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第二十六期,2020.3.16,第118頁。

[25]《隨講前偈》十五首之十,卷下,第106頁。

[26]《開示》,卷上,第85頁。

[27] 清·徹悟際醒:《夢東禪師遺集》,香港:東林念佛堂,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