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有炸彈落於紅磡區,廟側屋宇蕩然無存,惟觀音廟則屹立如故:觀音顯靈
文:演然 圖:演然 | 2021-03-24
位於紅磡老區差館里的觀音廟,是九龍半島規模最大的一座觀音廟,廟宇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為當時紅磡、鶴園、土瓜灣一帶的居民集資興建,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八年的悠久歷史了。觀音廟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曾作修葺,正門的「觀音廟」門額和門聯「座下蓮花饒有西湖三月景,瓶中楊柳分來南海一枝香」便是於當年刻造。
根據華人廟宇委員會的官方網頁所載,清末宣統元年(1909年),港英政府「擬開路貫通紅磡與九龍城及尖沙咀的交通。工人在山區掘地的時候,忽然有紅色水柱自地底射出,謠傳指因工人掘傷龍脈,工人不敢繼續工作……工人猶有懼色,於是集資重修觀音廟,希望得觀音庇蔭,使趨吉避凶。」
中國人相信風水,紅磡觀音廟在建造之初,背山面海,據聞其所在之處,乃由山透海之地,正好位於龍脈,風水極佳。因此,當工人挖土時見地下忽然滲出赤血,無不驚恐萬分,深怕誤傷龍脈,會為當地帶來災難。於是,居民紛紛一再集資修建寺廟,以祈求觀音庇護。就是這樣,宣統二年(1910年),紅磡觀音廟再度重修。重修後的觀音廟與我們今天所見的模樣大致相同。
世易時移,滄海桑田,昔日之山,早已夷為平地,昔日之海,也早已填成陸地。今天的紅磡觀音廟,前沒大海,後沒靠山,前後左右已被大小高低的建築物所包圍住了。
前文提新加坡四馬路的觀音堂十分靈驗,在二戰期間日軍空襲時如獲神助,絲毫無損。香港紅磡這座觀音廟,同樣流傳著一段觀音顯靈的故事。
時間回到1944年10月16日,當時香港被日軍佔領,淪陷已快三年。當日下午三時許,由英美兩國組成的盟軍出動了數十架戰機,分兩路空襲香港,在九龍半島投下多枚炸彈,紅磡黃埔船塢一帶成為重災區,爆炸聲不絕於耳,煙霧敝日,烽煙四起。據說盟軍集中火力轟炸红磡一帶的防空洞,是因為英軍根據情報所得,這裏的防空洞內放滿了日軍物資,除了有多副用來製造炮彈殼的小型車牀之外,還有數百桶電油,這些燃料一旦燃燒起來,勢不可擋,所以空襲後大火燒了好多天才能熄滅。
可是,盟軍空襲紅磡期間卻誤炸民居,包括觀音廟旁的一所小學和大批民房,釀成眾多師生和居民喪生,傷者無數,大火燃燒數日,一發不可收拾,紅磡被火海吞噬,災民流離失所,滿街屍骸,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轟炸後的紅磡區內三分二房屋被毀,幾乎被路夷為平地,唯獨整座觀音廟如獲神助,只是個別建築被炸彈的衝力震至傾斜,整體結構尚算完好,而躲入廟內避難的學生與居民也因此安然無恙,避過一劫。
華人廟宇委員會的官方網頁對此奇事記載如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據說紅磡黃埔船廠是當時盟軍轟炸目標。一日有炸彈落於紅磡區,廟側屋宇蕩然無存,惟觀音廟則屹立如故,其側百餘名學生因而罹難,反而匿於廟內的人士無恙,居民均認為是觀音顯靈庇佑的緣故。」
今天,在紅磡觀音廟外數街之隔,有一間土地古廟保留至今。據聞此廟收容了當年被炸死的無主孤魂,包括許多幼齡學生,因為當時兵荒馬亂,地上屍體無人收殮,街坊便匆匆將其遺體火化,骨灰先置於觀音廟內,其後移至黃埔船塢旁的土地廟中,讓其安息。此土地廟其後重建,那就是我們今天在寶其利街盡頭看到的「福德古廟」了。
這段戰爭故事,上一代大概不會遺忘,但年輕一代對於日軍佔領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日子,也許知道不多。此夜帶著敬誠之心,來到這座觀音古廟,在街外舉機拍攝之際,忽見天上一道靈光直射而下。筆者與友人無不嘖嘖稱奇。歷代以來,我們聽說過許多有關觀音顯靈的傳說,除了中港台三地,也有發生在日韓或東南亞等地的故事,把這些觀音顯靈解救人間疾苦的故事搜集起來,足以寫一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