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即是巴哈》體驗式劇場──在呼吸、 誦經與漫步之中尋找自在人生

文:石頭 圖:進念二十面體 | 2021-08-04

「進念舞台創新實驗室 2021」此時此刻推出科技藝術劇場創作《心經即是巴哈》,導人關心自己的心靈,觀心修行,分明是對香港當下社會環境的一種回應。

身兼策劃、藝術總監和空間設計的胡恩威說,過去兩年香港經歷社會運動、新冠病毒疫情,紛紛擾擾,令香港人有很多很多的情緒,加上傳媒推波助瀾,鼓動人心躁動,凡事急於判斷和評論。

「有人選擇移民, 有人憤怒抗爭⋯⋯,我看到的是人心的問題。想脫離不滿的現狀,最先要做的是認識自己。 譬方說,怎樣才是好味的咕嚕肉?脆身的?稔身的?你要去體驗,自己去感受,而不是由別人告訴你。人生如是。」有思考的空間是香港人的福份,他希望《心經即是巴哈》能夠引發大家思考如何回歸內在,認識自我,認識以後自然知道如何放下盲目的執著。

當《心經》遇上巴哈 實驗展開了

心經怎樣遇上巴哈?一次機緣巧合。

胡恩威閱讀一行禪師解說《心經》時,恰好在播放巴哈的音樂。讓他感受到兩者的連結︰「巴哈的音樂是內在的,引人進入冥想狀態,樂章工整,而又有些起伏。這與《心經》講個體與世界的關係、個人修為等等,都是共通的。」

以多媒體科技去演釋《心經》的創作,始於十多年前參與董陽孜老師在台北當代美術館的展覽。當時胡恩威用了董老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一幅書法,用十六台數碼投影機把這十六個字投影在二千多平方呎的展覽空間。白色的展館空間時明時暗,表現出書法的動態和質感,同時營造出一個禪意空間。這作品驅使胡恩威開始細讀《心經》,用心思考有關藝術創作動機的問題、思考宗教和藝術的關係。

他於2008年以《華嚴經》為題材創作多媒體舞台劇演出,人人說他前衛。2009年與居港韓籍大提琴手李有洪合作,用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演奏,經文唸誦和多媒體劇場效果炮製出《心經即是巴哈》。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一場靜觀體驗活動。

《心經即是巴哈》是具延展性的嘗試。他在2018年找來鋼琴家黃家正(KJ)演釋《心經練習曲》。KJ用鋼琴彈奏學琴者必學的「First Lessons in Bach」,專注如抄、念《心經》,配合影像互動,引領觀眾進入「空」與「聲」匯合的境界,淨化心靈。不過胡恩威感覺那次演出「未完」。

聲色空的沉浸體驗

胡恩威看到新科技創造了更多弘法和修行的可能。

去年底,他找到更強的投影機,加上劇場伺服系統可以將聲景音響系統、投影、燈光和追蹤技術結合一起。科技器材讓他把空間設計提昇到更高的境界──文化中心劇場就這樣變成一個冥想空間,他稱之為禪行裝置。參加者(限每場四人)置身其中,四面是巨型投影屏幕,投放出《心經》經文的書法字體,無論人走到哪裏,身影都會被舞台追蹤系統用射燈捕捉著,令行禪和感悟文字力量的體驗更深刻。「進念舞台創新實驗室2019」更獲2020 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Red Dot Award) 品牌與傳播組別獎。

演出者就是觀眾

最新的《心經即是巴哈》,形式上更趨向「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創作團隊運用舞台科技創新的元素,令參加者完全投入與文字、影像、聲音和空間的互動情境當中,專注當下而把所有不相關的知覺過濾掉,真切地去感悟《心經》的智慧和內觀自己。《心經即是巴哈》分成三部分:

四月【聲影劇場】──參加者在文化中心大劇院,隨著九段特別編排的巴哈音樂去念誦分成九段的《心經》,空間設計令人沉浸在聲影和呼吸中冥想。

五月劇場【禪行裝置】──參加者用紙筆抄《心經》,感知經文的文字智慧,然後在音樂和影像融和的空間裡行禪。

網上《進念身心實驗室–認識身體》── 與大家一起做體驗性的身心互動練習,重新感受身體內在的節奏、運作的律動模式。

胡恩威建議大家事前要做功課,多念《心經》以熟習內容,自然能夠與《心經》發生關係。進場後不要期望坐在觀眾席上觀賞演出,在《心經即是巴哈》之中,觀眾和表演者就是一體。

「抄經不僅能為我們帶來心力專注的訓練,它與佛門的坐禪修心,有著同等的功效。抄經時看著經文,思惟要義,隨文觀想,不僅能訓練寫字,又可熏習佛法,增長智慧。」

他又透露今次的禪行裝置體驗,加入了更多的創新概念,例如會請搭棚師傅架起竹棚讓參加者抄經,場內會仿照京都清水寺禪修室的設計安裝多面鏡片,營造出無限延伸的視覺效果。

胡恩威來說,藝術創作就是練功、修練的過程。念誦、抄寫、學習理解《心經》,並且實踐當中的道理,也是一種修行。
胡恩威來說,藝術創作就是練功、修練的過程。念誦、抄寫、學習理解《心經》,並且實踐當中的道理,也是一種修行。

藝術、科技、生活

藝術科技(Art Tech)普及,2020年的施政報告也提出政府支持和推動藝術科技的發展新方向。胡恩威說「很多人對科技的認知就是用來娛樂,令工作和生活更有效率和更方便,例如用來提升『速度』和加強『官感』效果,增加與外界的『接觸』。我們講創新,為何不可以用科技令人『靜』下來,放『慢』,向『內』,入心一點?」

用藝術科技推動傳統中國文化,是他熱切探索和實踐的事。書法、佛學經典⋯⋯都是他的嘗試。

打從中學時代就開始看《心經》的胡恩威愛讀經典。他說小時候就讀天主教學校,神父每天都要求他和同學用上一小時念經,是認真的念,而不是像今天學校教聖經都只是講聖經故事。榮格、存在主義等哲學經典他也看。

每個人讀經都會有著不同的體會,隨著時間和經驗的變化,體會到的也會不一樣。胡恩威曾經在早年的傳媒訪問中談及「真正的藝術與宗教是很接近的,藝術一方面很物質,但又超越物質,與佛教的道理很接近,活在當下,但同時要超越肉身。宗教和藝術一樣使人去追求美,但這種美不只是物質上的。一般人經常被困在『明白』與『不明白』之中,其實宗教不用明白,宗教講求實踐、用心感受,藝術亦一樣,無關深淺,視乎你是否願意用心體會。」

對胡恩威來說,藝術創作就是練功、修練的過程。念誦、抄寫、學習理解《心經》,並且實踐當中的道理,也是一種修行。

多年的修行,讓自言「躁底」的他學會與情緒共處,「修行令我擴闊視野,更明白自己,而不是也不用去改變自己。」

他說昔日住木屋區的人資源乏匱,仍然能夠抱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原因之一是信仰的力量。今天的香港人太多娛樂,在娛樂中追求官感刺激,逃避現實,人容易焦慮,甚至沒有去面對和認識自己,沒有照顧自己的心靈。

作為藝術創作,在自己的創作崗位上,盡能力用新的方法去感動別人,相信世界會變得好一點。這是胡威恩的人生artist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