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於山者凌乎雲 — 三大古剎之凌雲寺(上)
文: 鄺志康 2024-07-03
凌雲寺是香港三大古剎中僅餘由出家女眾管理的寺院,見證了香港佛教的初期發展─這裏除了是香港最早的女眾叢林外,還創立了本地第一所女子佛學院。凌雲寺近代中興百年來一直秉承祖師流傳下來的道場清規,弘揚佛法、推廣佛教,不遺餘力。
凌雲寺位於新界元朗錦田八鄉觀音山山麓。觀音山位於大帽山西北方、八鄉及石崗軍營東南方,海拔546米高;其西南方山腳麓,則為凌雲寺之所在。鎮盦法師所編的《凌雲佛學研究社五週紀念刊》(下稱《紀念刊》)一書中,載有〈觀音山記〉一文,簡單描述了觀音山的地理環境:「有山曰觀音者,秀其之山也。群山環繞於左右,圍可四十里。南曰大帽山,蜿蜒而起伏;北曰雲頭山,聳然而特立,兩山環抱,山麓交會於錦田之墟,介兩山之間,矗然而髻出者,則觀音山也。」
為繼母築凌雲靜室
凌雲寺建於明朝宣德(1426-1435年)年間,是錦田開族祖鄧洪儀長子鄧欽為其繼母黃氏所建,以供奉其父之神位,並作黃氏奉佛靜修之用。事緣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以謀反罪誅殺涼國公藍玉,東莞伯何榮因曾為藍玉部下,同受誅連。鄧洪儀之弟鄧洪贄是何榮叔父何迪的女婿,因此亦受牽連,被發配往黑龍江充軍。鄧洪儀擔心弟弟品性戇直,此行會遭遇不測,毅然代弟流放。
三年後鄧洪儀流放期滿,回鄉途經江南,獲富翁陳氏賞識。陳氏聘他為家教,又以愛才之故,將養女黃氏許配給他。二人育有一子,名鄧鋗。五年後鄧洪儀病逝,黃氏帶其骨灰與兒子回錦田。
原來鄧洪儀在充軍之前已育有三子,分別是鄧欽、鄧鎮、鄧銳。三子起初大惑不解,因並未接到父親再娶之消息;後來黃氏展示其信物,道出原委,三人才恍然大悟。未幾,鄧鋗早夭,黃氏悲痛欲絕,長子鄧欽為盡孝道,將其次子鄧廣海過繼為鄧鋗子嗣,又與兩弟為黃氏建築凌雲靜室,是為凌雲寺前身。
中興祖師—妙參老和尚
凌雲寺現任住持是衍悌法師。法師是聖一老和尚的弟子,在2014年晉山陞座。「凌雲靜室興建後至清朝中期這段日子裏,歷史記錄下來的資料不多。直到道光元年(1821年),當時寺僧滌塵法師募化重修,正式將寺名改為凌雲寺。」據鎮盦法師在《紀念刊》所撰的〈觀音山凌雲寺重興記〉,滌塵法師後又有圓空法師及淨圓法師任住持。最後到了1913年,有一位名為黃慧清的信徒到廣東羅浮山延祥寺,請求妙參老和尚重興凌雲寺。「老和尚是我們的中興祖師,又因為他是延祥寺的法脈傳承,所以凌雲寺此後亦跟一法脈。」法師說。
妙參老和尚來到凌雲寺,觀其地理環境,認為這裏是弘法度眾之佳處,於是應允黃慧清之請託,修葺寺中各處,又為黃氏及其好友、清末翰林勞肇光的妹妹勞居士剃度,是為觀修、智修法師。師徒三人此後數年合力募修各處,建禪堂、藏經樓、鐘樓、大雄寶殿、山門等。「老和尚眼見當時香港佛教發展雖稍見起色,然而女性信佛者數目不少,甚至多於僧眾,可是香港並無一女眾道場,於是他發願將凌雲寺改為十方尼眾叢林。」老和尚此舉,可謂創香港佛教之先河,令人讚歎。
1933年,老和尚的弟子智修、喜修法師,延續其師精神,禮請鎮盦法師創辦「凌雲佛學研究社」。研究社以三年為一屆,設佛學、儒學、史學、國文、習字及修身六科,無論在家、出家女眾均可報讀,可以說得上是香港第一所女子佛學院。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佛學院何時結束,但從1938年出版的《紀念刊》得知,它至少辦了五年,實屬難得。
智修、喜修法師往生後,分別由天真法師及慧皆法師接任住持。法師們在任期間各有建樹,努力維護凌雲寺歷史建築及其周邊環境,同時繼續推廣叢林文化。衍悌法師憶述,她在接任住持前認識慧皆法師已有十多年,那時候慧皆法師年紀老邁,寺中只有她和三數位居士處理日常事務,頗為吃力。衍悌法師於是發願幫助老法師,希望憑藉她在國內興建、修復寺院的經驗,讓這座古剎不至於淹沒在時代洶湧潮流之中。
湧出西方千葉寶,遠承南海一枝春
遊人前往凌雲寺,可以在林錦公路寺前的巴士站下車,沿着指示牌從小路往前走,不久便會來到這道2019年建造的新山門。山門採簡約主義風格,跟以往厚重的石質山門截然不同,予人現代、自然感覺。走過山門,拾級而上,可以隱約看到右手邊有一個半月池;放眼望向半月池的前方,是一大片空地。早幾年如果曾來寺參訪過的朋友,應該還記得空地上有一幢倒塌了舊屋,那裏便是凌雲佛學研究社的遺址了。
衍悌法師介紹時說,遺址多年來乏人打理,加上荒草遍野,成為毒蛇走獸的伏處。法師恐此處危害他人,於是決心拆走遺址。「這裏本來是地藏殿和鐘樓,我們將遺址填平後,重新安放了一口梵鐘,又供奉了一尊大型的地藏菩薩,相信這樣更適合凌雲寺的長遠發展。」梵鐘是日本職人鑄造的,銅製,高2.2米,重2.8噸。每敲一下,鐘聲莊嚴,餘音裊繞,教人懾心;木製地藏菩薩像高約2.1米,相好光明,安忍不動如大地,以其願力攝受諸眾生。
走過梯級,便是寺前的甘露門。《妙法蓮華經》云:「能開甘露門,廣度於一切」。甘露門喻意通往到甘露涅槃之門戶。慧皆法師曾說,此門早見於1924年妙參老和尚主理凌雲寺之時,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期間被毀;翌年由建築公司東主古道誠出資重建,門頂改為二龍戲珠雕刻,形制則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穿過甘露門,左手面是庭院,那裏有蓮花池,池中放置了一尊灑水觀音像;右邊則是凌雲寺的主建築群,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禪堂、佛殿、大廳、齋堂及功德堂,各部分由走廊連接。通往韋馱殿及大雄寶殿的是凌雲寺正門,刻有橫匾「凌雲寺」,兩旁有對聯:「湧出西方千葉寶,遠承南海一枝春」。
在進入大殿之前,我們注意到蓮花池四周種有各色花卉,不遠處更種有像是蔬菜類的作物。走近一看,除了有莧菜、荷蘭豆、冬瓜外,竟然還有火龍果,儼然是一小型農場。衍悌法師自豪地說:「我們都用寺裏種植的食材做午齋。凌雲寺沒有甚麼特別有名,最好的就是齋菜,這是大眾公認的,在天真法師的年代已是如此。」「法輪未轉,食輪先轉」,法師笑言,不少人是為了凌雲寺美味的齋菜而來,她亦不介意以此為善巧方便,接引大眾。「有機食材加上用天然山川水烹調,你說吸引不吸引? 」
(待續)
轉載自/原載於《香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