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武漢寶通禪寺與歸元禪寺: 尋找太虛大師足跡(一)
文: 鄭運蘭 圖:鄭運蘭 2024-05-22
一般遊客到湖北武漢,都慕名登黃鶴樓看一看「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景色。筆者四月到武漢參加馬拉松後,朝禮了當地市中心兩大名刹,歸元禪寺及寶通禪寺,這兩寺與當地蓮溪寺、古德寺並稱為「武漢四大叢林」。
翻查歷史,湖北早在漢代已與佛教結緣,《法句經》便是在鄂地譯出。至近代民國,佛門泰斗太虛大師(1889-1947)在武漢推動佛教事業,起緣於民國七年(1918年),初次到武漢講經,為日後佛教在武漢的中興,掀開序幕。大師此行曾造訪歸元禪寺及寶通禪寺,並留下詩句。之後,大師在武漢設立「武昌佛學院」,又將《海潮音》月刊遷到武漢發行。故此,在參觀這兩所名刹的同時,這段歷史也很值得我們懷緬。
僅就參訪所見,分三集向讀者介紹這兩所佛教寺院。這集首先略述古時佛教在湖北的史跡,以及太虛大師與武漢的淵源。
一、佛教在古代湖北的初傳
武漢這座華中城市,早於漢末佛教便流播至此。據文獻記載,漢朝獻帝末年(220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隣近武漢巿)建昌樂寺;吳黃武三年(224年),從印度來的天竺沙門維祇難與竺建炎譯出《法句經》兩卷。維祇難可算是中國最早提出翻譯理論的譯經者,他認為翻譯佛經應該着眼於通曉易明,影響中國早期譯師支謙及後來者的譯經風格:
「依其義不用飾,取其法不以嚴。」[1]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代佛像,是1965年在武漢蓮溪寺東吳墓出土的一件鎏金銅飾片,上面刻有一尊站立在蓮花台上的佛像,佛像頭頂肉髻,項有圓光。[2]此外,墓中還發現有四件陶俑,在俑的額部刻有佛陀三十二相之一的「白毫相」,墓中亦發現東吳永安五年(262年)的紀年鉛券,故可以推算早於三國時期,佛教已傳至武漢。[3]
二、近代佛教武漢的中興
武漢不僅是革命首義之都,也是近代中國佛教改革及佛教事業開創之地。民國七年(1918年),太虛大師從日本回國,在上海與章太炎等創設「覺社」,主編《覺社叢刊》,宣傳佛教改革思想。同年十月,武漢名流李隱塵、陳元白、王澂齋等居士親赴上海禮請太虛大師到武漢弘法,大師遂與武漢初次結緣,在武漢揚子街「寄廬」宣講《大乘起信論》。之後與圓照寺住持榮妙法師商議在該寺設立「漢口覺社」並附設佛學研究會,惟遭當地僧眾反對而告終。[4]此行,大師參訪了歸元禪寺及寶通禪寺,並以武漢地名漢江題詩一首,以紀念首次武漢弘法之行:
「飛夢漢江塵,一談微遠因。影中同現影,身外獨呈身。了了心無住,澄澄意更伸。隨流得其性,來往海之濱。」
民國八年(1919),太虛大師將《覺社叢刊》改名為《海潮音》月刋。民國九年(1920),《海潮音》創刊號面世。同年,大師應李隱塵、陳元白等居士之邀兩度重臨武漢,於龍華寺宣講《大乘起信論》,及在湖北省教育會宣講《楞嚴經》;又在漢口黃岡會館宣講《心經》,並為一百一十九人傳授三皈五戒及菩薩戒。法會後,發起成立「漢口佛教會」(後改名為「漢口佛教正信會」)[5],由李隱塵居士任會長。「漢口佛教會」是由太虛大師指導下運作的居士組織,為其他地方的居士組織起了示範作用。民國十年(1921年)起,《海潮音》月刊改由「漢口佛教會」發行,佛教會又舉辦講經會及法會,令依止太虛大師信眾,增至千人。
太虛大師與李、陳兩位居士交誼甚篤,寫詩相贈。在這兩首詩中,「遍地瘡痍未收拾」、「平心還我太平民」等句,反映出當時中國在水深火熱中,大師憂國憂民的心情,希望實踐以佛教救國的理想:
《赴長沙車中和李隱塵居士韻》:
「嶽雲湘水明如畫,應嘆心工造化奇。愛日顏開老迦葉,睡山身露大牟尼;一源上溯來無際,兩岸中流渡有師。遍地瘡痍未收拾,幾人同體發慈悲?」[6]
又《贈元白居士》:
「一例華夷大相斫,側身天地怕逢人;偶從海上成知識,便許環中共道真。覺世讓君先覺士,平心還我太平民;好期攜手登靈石,悟未生前佛性因。」[7]
民國十一年(1922年),太虛大師在武漢護法居士邀請下,在歸元禪寺宣講《圓覺經》。大師在《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一文曾提及,講經完畢,旋於歸元禪寺與李開侁眾護法居士等三十人,商議改進佛教,拍板定案創辦「武昌佛學院」。遂在武漢籌備佛學院事宜,也是中國佛教史上有「佛學院」之始。各人集資購買武昌通湘門千家街一宅舍作為佛學院址。太虚大師說:
「今佛學院之設,未有官家佽助,亦無僧寺憑借,僅由大心同信之士,抒其悲願而邁往,卒以收此鴻果。」[8]
同年七月,「武昌佛學院」正式開學,太虛大師除擔任院長外,並親自授課。課程涵蓋大乘八宗經論,及外文課程,推動正信佛教及現代辦學思想,培育佛教僧俗人材多達百多人,包括日後成為佛教中流砥柱的大德法尊、法舫、默庵、寄塵、大醒、印順、東初等。《海潮音》月刊由第七期起移至「武昌佛學院」編輯發行。
民國十三年(1924年),佛學院增設小學部、中學部、大學部、學戒部、研究部,揭開中國佛教教育史新的一頁。「武昌佛學院」與「漢口佛教會」成為太虛法師在武漢發展及改革佛教事業的重要組織,大師住持「武昌佛學院」期間,發起佛化新青年運動,成立「佛化新青年會」及出版刋物,並將佛化新青年運動推廣至北京。「武昌佛學院」被當時譽為佛門「黃埔」,吹起各地佛教界相繼仿效創辦佛學院之風,帶動了近代僧伽教育的振興。
抗日戰爭時,日軍攻佔武漢,佛學院嚴重損毁。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佛學院由太虛大師弟子葦舫法師(1908-1969年)接任,恢復辦學。
同年,太虛大師圓寂。1953年,「武昌佛學院」停辦。1991年,寶通禪寺開辦僧伽培訓班,招收學員30多人。1994年,「武昌佛學院」在寶通禪寺恢復辦學,寶通禪寺部分學員進入寺內「武昌佛學院」學習。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