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在一念 寫意見童真──陳森霖先生慈善畫展
文:林國才 圖:Tammy Kwan | 2018-09-27
進入陳先生的新畫室,尚未觀畫,先奉上茶。我們這次來,為的是請先生談他即將在香港饒宗頤文化館舉辦的慈善畫展。茗香滿室之間,先生破題一句,卻不提自己的畫,而是感恩裱畫師為了此展不辭勞苦的付出。
先生說到從大覺福行中心邀他辦展覽至今,兩個多月內就依著答應後的發心,全新創作了作品四十多幅。日以繼夜思考和揮毫的成果,此刻就在眼前。藝術家的興奮竟然更多是那位佛山師傅的一諾千金,為他趕工完成裱拓。先生重複說著的總是對師傅的感激。
陳先生一邊說著,一手比劃,另一手又在添茶。先生是汕尾人,招待我們喝的茶葉是鄉親送的,泡起來香氣很濃。所謂「上茶妙墨俱香」,這是蘇學士所推許的。東坡居士這樣解釋:「是其德同也」。記者這次再訪,又有機會品味好茶,才霍然領悟先生之德,正是他懂得讚嘆和感恩,這是他經常不自覺間流露的情感。
畫室中的茶桌,宜稱作煮銘台。北宋朱伯虎賦詩,說要將嶺南茶鄉英德的美景畫下來,讓北方的朋友也能一起欣賞,指的就是當地山中煮銘台這勝貌。陳先生是南方老鄉,廣結北方畫友。在他工作室裏的茶桌,自然就是煮銘台。但更妙的是,圍坐台邊,舉頭一望,即見「一念之間」四個字懸於牆上。先生稍作加工,四字外沿畫了一圈,留下小口,望之頓覺一室舒適寧靜。先生以此室布局,帶我們先走了一趟品茶之旅,並且無言述說十月畫展的主題:寧靜禪悅。
以畫立題,主辦畫展的大覺福行中心師父選了一張蓮花的直幅製作海報。此圖意境雅淡,花葉莖蕾呈上下錯落,旁不見水霧,腳並無踏泥。觀畫者如我已不作多想,對「不垢不淨」卻若有所悟……
陳先生素有豪情,見記者多次催請推薦寫意之作,便翻到整批畫作的中間,把另一幅荷圖抽出來共賞。石青地上「寫」金並不易為,處理不好即偏濃重。眼前此幅,但見蓮花和蓮葉部分只以數筆組成,十分簡潔,大刀闊斧,揮灑自如,卻又有點似積墨畫法。單看這寫意部分,未必就知是蓮。惟旁邊有一小蓮蓬,以寫實表現,即從小見大,看畫者心領神會,整株蓮花躍然紙上。另數筆勾出枝幹,上實下虛,意在晝外。陳先生自言,此畫構圖甚險。從先生平素為人做事之風,筆者則頗感到寫蓮花竟見豪情之妙。
當然,能涉險跋川而出入自如的畫家,必有一番功夫。陳先生長年以工筆作畫,線條運用有獨到技巧。他說工筆喜李公麟,寫意則以徐渭和八大山人為師。細觀先生之作,追慕前人之勝,心中感到特别踏實。
懷著這種心情再看了幾張花繪,有菊有蘭,都是雅緻之作。四君子中,內行人多認為畫蘭最要功夫。所謂「一世蘭,半世竹」,說的是多年鍛鍊!眼前所見,花葉雍容,剛柔並濟。最巧之處是石青紙上「以筆御金」——這種顏料不能出現化墨效果,但在先生手中,卻仍能充分表現植物飽含水份、柔潤留芳的效果。
澳門小城之中,繁華鬧市間竟有此一室,能來到這裏已是一種福分。想到先生將整批畫作運往香港作慈善展覽,真是十分感恩。這次渡海再訪,真如入芷蘭之室,得遇君子,體悟良多。古人說「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的確道出君子蕙質源於本身的修行,摯誠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
主辦這次畫展的大覺福行中心,以「真愛無界限,陪你過難關」為宗旨,致力關懷老、病、困、弱、苦的人,把佛菩薩的慈悲落實於人間。
陳先生為這次畫展畫了一幅阿彌陀佛與小孩,造型可愛。慈祥的佛庇護著一群孩童,前面地上長出蓮花,眾孩歡喜注目,佛慈眼垂視。此畫深意,不言而喻:有彌陀的真愛和陪伴,眾生自然生起信心,遇難關過難關。讀者往觀畫展,欣賞這張作品,當能更加體會主辦機構的使命。
另一幅小孩捧葫蘆蓮上座圖,也趣味盎然。蓮座為蓬,內有種子,稚子亦是善根法種,策勵眾生多修福慧。
先生特別提到兩幅小沙彌圖,都是以線條白描,意態純真。一沙彌閒坐花枝之下,有鳥伏枝。鳥亦菩薩也。他們悠然自得,了無麈念,孩子雖不善言,鳥聲亦非人語,但俱在說法!另一沙彌蹲坐地上,兩手按膝,似聽非聽,眉目舒鬆,稚童也自有他們的境界,好讓我們感受塵俗世界中難得的六根清淨。
整批作品,兩三小時間記者看了十數張。交流中則多咀嚼先生憑畫寄意的心跡。先生的畫,乃勤修而後工,發心宏善念之作。親身領略最是真切。
誠邀各位親臨畫展,體會寧靜禪悅,共襄善業。
寧靜禪悅——法霖慈善畫展
主辦:大覺福行中心
支持:饒宗頤文化館
地點:九龍青山道800號饒宗頤文化館 藝術館展室2和展室3
2/10/2018(二) 2:30pm開幕禮 – 6:00pm
3/10/2018(三)至6/10/2018(六)11:00am – 6:00pm
7/10/2018(日)11:00am – 4:00pm